预防登革热,从防蚊做起
- 来源:百度新闻
- 时间:2023-08-25 14:39:40
最近是旅游旺季,许多市民都选择了夏日出游。但当前东南亚、南美洲、非洲等地,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。目前,我国逐步进入登革热流行季,广东省已发生多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,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。据有关报道,云南西双版纳州等地已发生因输入病例,导致的登革热本地疫情。8月8日晚,宁波疾控紧急提醒,近期有过东南亚、非洲、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登革热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、经商或生活史的市民或者近期有出行计划的市民请注意预防登革热。
目前对登革热的主要预防手段是防蚊灭蚊,每年从5月开始一直到10月都是蚊子肆虐的季节,怎么和蚊子“血战到底”,避免感染登革热,你需要知道这些防治要点。
登革热传播途径
(资料图片)
登革热(Dengue)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。
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在我国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。传染源以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,由病人/隐性感染者→伊蚊→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。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,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—10日的增殖后,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,感染后经3—15日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。
埃及伊蚊
白纹伊蚊
临床症状
登革热病毒感染后表现为无症状感染、非重症感染和重症感染,潜伏期为3—15天,多数为5—8天。典型临床症状通常在潜伏期后出现:
(一)急性发热期:一般持续2—7天,首发症状为高热,24小时内可高达40℃,可伴随严重头痛、眼球后疼痛、肌肉和关节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腺体肿胀以及出疹等症状。
(二)极期:初期症状出现的第3—8天,最初症状出现3—7天后会在温度(38℃)下降的同时出现以下预警:严重腹痛、持续呕吐、呼吸急促、牙龈出血、全身乏力、烦躁不安、呕吐物带血。随后24—48小时为治疗关键阶段,需要进行适当医护处理,以避免可能因血浆渗漏、积液、呼吸窘迫、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的并发症。
(三)恢复期:极期后的2—3天,病情好转,症状减轻。部分可出现皮疹、皮肤瘙痒和脱皮。登革热病人通过及时治疗,大多数可以彻底治愈。
去登革热流行区如何预防感染?
(一)前往疫区前
可适当准备防蚊灭蚊用品,如:防蚊液、花露水、蚊香、电蚊拍、灭蚊灯、蚊帐、高效低毒灭蚊药等。
(二)在疫区期间
穿长袖衣裤,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,避免被蚊虫叮咬;
选择装有纱门、纱窗的酒店入住,注意室内灭蚊,出门前可以在房间使用蚊香、灭蚊气雾剂等;
当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。
(三)从疫区返回后/入境后
回国人员应主动配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做好入境检疫工作,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卡。
入境时,有发热、皮疹等症状的人员应主动将患病情况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,并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开展调查及相应医学检查。
从疫区回国或返回长沙后14天内,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就医时,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行史以及在当地的蚊虫叮咬史,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。
防治措施
预防控制登革热的最首要有效措施就是防蚊灭蚊。而灭蚊的关键在于清除家居环境中盆、罐、瓶、盆栽里的积水,消除蚊虫孳生地,从根本上减少蚊虫。
其次,防止蚊虫叮咬,切断传播途径。在家中安装纱窗纱门、挂蚊帐、使用杀虫剂或灭虫器。出行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,紧扎袖口,皮肤外露部位涂抹驱蚊剂,若有防晒霜则先涂防晒霜。注意个人卫生,及时清洗皮肤,以免蚊虫闻汗而来。其实蚊子吸血也是有偏好的,当蚊子于1米距离内锁定一群潜在目标时,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容易受到蚊子的青睐。↓
最后,为保障个人及家人的身体健康,立足保证早预防、早隔离、早治疗的策略,若出现发热、周身酸痛、皮及出血等类似登革热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外出居旅史。
原标题:《预防登革热,从防蚊做起》
关键词: